云南:麻栗坡 秘境中的白倮人 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董干鎮新寨行政村城寨村小組,莽莽的原始森林深處聚居著彝族的一個支系——白倮人,這里的居民至今保留著大量的傳統舞蹈、民歌、神話傳說等獨特的文化,古老而神秘。 城寨村也因其獨特的魅力在2009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被列入云南省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國家住建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白倮人所體現的民俗民風,都是原生態、原汁原味的文化,是云南其他地方少有的民俗資源,根據一些民族學家的推測,城寨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古老的白倮人部落。 白倮人時常身著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服飾古樸大方,色彩鮮明,做工考究。顏色主要以蘭、白兩色為主,黑色襯底,用紅、黃、綠等顏色裝飾,再以銀泡、項圈、項鏈、銀紐扣點綴,古老,且多姿多彩。白倮人的服裝都出自自家婦女之手,她們自己紡線、織布、點花、蠟染、繡花,然后制作成衣,工藝十分精細,因此制成一套衣服基本上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城寨的姑娘從小就跟隨母親學織布、染布、繡花、做衣服。誰家女兒或媳婦做的衣服最漂亮就會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所以平時姑娘和婦女們都要穿上親手制作的新服飾來展現自己。 “蕎菜節”是白倮人獨有的也是最為隆重、最為熱鬧的節日。蕎菜節在當地又叫“過蕎年”,每年農歷四月的第一個龍日為蕎菜節。白倮人對蕎菜節視同過大年,是祭祀祖先、娛神娛人的盛大民族節日。 在蕎菜節這天,城寨的男女老少都會換上自己手工縫制的民族服裝。在白倮寨頭領“寨老”敲響的銅鼓聲里,男人們揮舞著有力的手臂,舞動著彪悍的動作;姑娘們踏著歡快的鼓點,擺手扭腰跳起優美的舞蹈;孩子們象林中的小鳥,嘰嘰喳喳滴在人群中歡呼雀妖。 白倮人的民族文化傳承至今已不知多少年。如今,它的蓬勃發展,正是麻栗坡縣人民群眾踐行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最好體現。 |